煤矿安全知识30问

煤矿安全知识30

   

1、矿井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

答:矿井主要自然灾害有瓦斯、煤尘、顶板、火、水。

2、矿井气候条件三要素是什么?

答:温度、湿度和风速

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多少度?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多少?

答:26℃;30℃。

4、通风的任务是什么?

答:⑴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⑵冲淡和排除有害气体及浮游矿尘,使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⑶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矿井中控制风量的设施主要有哪些?

:包括风门、风桥、密闭、挡风墙、调节风门和风窗等。

6、局扇停止运转和恢复通风时,各需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答:局扇停止运转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设置栅栏,禁止人员入内。恢复送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在局扇和开关地点附近10m内风流中沼气浓度不超过0.5%,在停风区中沼气和二氧化碳分别不超过1%和1.5%的情况下,方可人工开动局扇恢复通风。否则必须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由救护队负责排放瓦斯。

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至少多少天进行一次甲烷风电闭锁实验?

答:10天。

8、什么叫串联通风?

答:串联通风是指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全部或部分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9、什么叫扩散通风?

答:扩散通风是指利用矿井空气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

10、什么是老塘通风?

 答:进回风流部分或全部经过采空区的通风方式为老塘通风。

11、什么是下行风?

答:风流沿回采工作面的倾斜方向由上向下的流动为下行风。

12、瓦斯检查次数有何规定?

答:低瓦斯矿井每班检查2次,其间隔时间3-5小时,高瓦斯矿井每班检查3次,其间隔时间2-3小时,瓦斯检查时间间隔要均衡。

13、对独头巷道封闭的要求是什么? 

答:对巷道长度大于6米且停风的巷道在24小时内必须封闭完毕,在封闭前应将外部连接的铁路、电缆、架线、管路等切断,避免杂散电流引爆独头内瓦斯。

14、矿井主要有害气体成分是什么?

 答:沼气(甲烷)、二氧化碳、氮气,还有少量的乙烷、乙烯、氢、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

15、矿井主要扇风机反风装置,能在多少分钟内改变风流方向?

答:10分钟内。

16、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答:氧气浓度不低于12%、瓦斯浓度达到5—16%、引爆火源650-750℃。

17、煤尘爆炸条件是什么? 

答:⑴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⑵煤尘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爆炸浓度30g/m3-2000 g/m3。⑶有引起煤尘爆炸的高温火源650-900℃。

18、矿井火灾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⑴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⑵引起瓦斯和煤尘爆炸;⑶毁坏设备和资源。

19、什么是外因火灾?

答:外因火灾是由于外部火源如明火、放炮、电 、机械摩擦和撞击等原因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

20、外因火灾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答:⑴有一定数量的可燃物。⑵有足够数量的氧气。⑶火源具有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能量。

21、煤层自燃发火标志是什么? 

答:⑴产生明火;⑵产生烟雾;⑶产生煤焦油味;⑷采空区测取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并有上升趋势。

22、煤炭自燃的条件是什么? 

答:⑴煤有自燃倾向性,且以破碎状态存在;⑵有连续供氧条件;⑶有积聚氧化热的环境;上述三个条件持续足够的时间。

23、水炮泥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是可以起到封口作用;二是在炸药爆炸时水炮泥的水便形成雾状分布在空气中,可起到降尘、降温和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作用。

24、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⑴积极抢救。⑵安全撤离。⑶妥善避难。

25、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在冲击波过后,井下人员应如何去做?

答:带好自救器后,辨别方向,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迎着风流撤出灾区;若巷道破坏无法通行或不清楚撤退路线是否安全,应选择临时避难硐室,耐心待救。

26、设有梯子间的井筒或修理中的井筒风速不能超过多少?

答:8m/s。

27、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几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答:10天。

28、井下窒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发生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

29、井下有害气体中一氧化碳的允许浓度为多少?

答: 定,一 的浓 不得 超过0.0024%。

30、井下有害气体中二氧化氮的允许浓度为多少?

答:二氧化氮浓度不得超过0.00025%。